关于土地出让金征收权改革政策的深度解读!
这两天土地出让金的事情大家炒得沸沸扬扬,主要是财政部发了一则通告,将国有土地使用
权出让收入,划转至税务部门征收。
有点拗口,用通俗的话说,就是地方卖地的收入,必须让税务部门收取。
很多人要问了,难道之前不是税务部门收的么?
还真不是,之前就是地方卖地,地方收钱,地方用钱。
很多时候,土地财政就成为了地方的小金库,这些钱用在哪里,有多少,中央两眼一抹黑。
现在明确是税务部门征收,意味着中央要插一手进来了,这样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卖地的明细收入。
因为文件里很明确地拖了一句“除本通知规定外,四项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范围、对象、标准、减免、分成、使用、管理等政策,继续按照现行规定执行。”
意思是,收是税务部门收,但是怎么用,还是一切照旧,各地政府淡定,不必惊慌。
可以这么理解:
总公司在每个分公司空降了财务和出纳,不影响分公司原本的业务流程,但是每笔资金流向都要向总公司汇报。
就好像你妈给你零花钱,但是要求你必须每天对账,钱花在哪里必须让她知道。
难受吧?
简直是想死好吗,本来每天下午拿着零花钱,铁打去网吧搞一个小时绝地求生的。现在账目要上交,这笔支出怎么办?
做假账,说老师课后辅导作业?
这么简简单单地一招,就让地方政府能花钱,但不敢乱花钱,可以想象那些地方头头,这几天脸黑的表情。
可以说,这次总公司对房地产是来真的了。
肯定有人要怼我了,你的意思是过去都是说着玩玩的咯?是的,我明确地告诉你,过去都是说着玩玩的。
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,就是分公司总是和总公司对着干,比如总公司说“稳房价,限购”,分公司那么边就开始开放户口,搞个抢人大战。
供求关系么,房价立刻就上去了;
总公司说“加大土地供应,降低房价”,分公司就把那些山沟沟里的地全部拿出来“加大供应”,晚上路灯都亮不了几盏的那种,然后核心地块,捂盘惜售;
总公司说“房住不炒,因城施策”,分公司前四个字没看见,就看见后面四个字。
再牛逼的政策,在因城施策这四个字面前,都是肉包子打狗,有去无回。
因此,一直以来,给江湖布衣的感觉就是,总公司的政策,影响到了分公司的利益,这么多年来,分公司硬着头皮对着干,这才导致了现在这样被房地产绑架的后果。
不得不说,“办事的人”不给力这种现象,其实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愿望。
我们的总公司,是一家集大权于一身的公司,绝不是鹰酱那种,分公司可以和总公司公开叫板的小政府形式。
当初 08年金融危机,总公司大手一挥,4万亿,硬生生把房地产拉了起来,很多人把现在的恶果归结于当时的 4万亿。
但是可有人知道,这个 4万亿救了多少行业?
当时的经济形势非常不好。从工业来看,2008年 6月份,当月工业增加值增幅 16%,接着像过山车似的急剧下滑,16%、14%、13%、10%、8%、7%、6%、最低到了 2009年 1、2月份,工业增加值增幅仅为 2.8%。
4万亿以后,中国经济立刻逆势上扬,到了 2010年,成为了全球第一贸易输出国。
可以说,如果中国经济可以位于全球第二,当时的 4万亿功不可没。
但是,这些经济刺激政策有个很大的缺陷,那就是没有考虑退出机制。
为了快速拉动市场经济,我们只能做一些短频快的活,这样可以迅速崛起。
用现在流行的话说,就是弯道超车。
但是弯道超车有个致命的弱点——没有底蕴,没有核心科技,完全靠低端制造业和人口红利来赚钱。而房地产,恰恰是弯道超车的集中表现。
因为房地产可以拉动大量的下游产业,只有让房地产保持稳定增值,那么下游产业才可以得以生存。
所以,这么多年以来,拉动房地产其实一直是总公司的意愿,因为弯道超车,我们没有别的产业可以承接房地产的绝对领导地位。
于是当分公司阳奉阴违的时候,总公司并没有做太多强硬措施,两者的短期目标是一致的,可能动机不一样:分公司是为了自己的小金库,总公司是为了整体产业链。
但是总公司也很清楚,这么做会产生极大的后遗症,总有一天会有代价,只是这一天什么时候来不知道。
泡沫如果不控制好,早晚有破裂的一天。
而这次疫情,给了总公司极大的危机感,不得不被动踩刹车。因为鹰酱不停地超发货币,让全世界分担其通货膨胀。
如果我们继续保持过去的发展模式,一旦美联储加息,中国的房地产绝对崩盘,没有还价的。
所以在去年的时候,央行就提出警示,最大的危机来源于外部。
与此同时,开始对房地产进行实质性干预。
比如 2月 26号发布的“两集中”政策——“集中发布土地出让公告、集中组织土地出让活动”,且一年发布住宅土拍的次数不能超过 3次。
这就让高层把控土拍的环节,而这次发布的税务政策,又把握住了资金的流向。
可以理解为,总公司在一步一步回收权利,下一步可能会是贷款的相关政策(说不定有心人已经开始布局了)。
但是房地产一定不能暴跌,必须稳,然后通过凯恩斯主义,慢慢消化泡沫,这恐怕是最完美的预期。
为了做到这个,总公司的策略就是弃车保帅,开放大城市户口,打造城市圈,把能打的全集中起来,只要保证这些核心城市的房价稳定,甚至微涨,那么这次危机也就过去了。
然后再通过人民币升值,引入外资,慢慢打磨核心科技,摆脱人口红利的负担,慢慢扭转困境。
至于中小城市,应该是弃子了,这次的政策更是佐证了这个观点。以后,大概率会用大城市的税收来补贴这些穷亲戚,要不然那些城投债,地方债,分分钟钟暴雷。
这也意味着,城与城之间的房价,差距会越来越大。
这轮央地博弈,地方估计有点郁闷。地方领导郁闷了就要喝点小酒消消愁。
嗯,利好茅台。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