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道堂营不需报名写堂单?
一个堂营,其性质可以分为明堂和暗堂。出马堂营本质上属于明堂,就是通过弟子开口报“先”家名号、并将名号写在堂单上的这种形式予以展现、确认。
这种报名写堂单的形式,主要有以下几种目的:
一是堂营先家要论资排辈,通过堂单可以清晰的显示出他们的身份、地位;
二是论功行赏,即每位先家取得的功德与利益应按堂单所列“按劳分配”;
三是出马堂营先家,还是以“四海扬名”为基本理念,对应的表现形式就是公开、张扬(报名、写堂单)。基于以上原因,出马堂营需要报名、写堂单。当然,这也仅仅是笔者的个人浅见,因经验所限,应该还会有其他实质原因而未能列出。出马堂营里的掌堂大教主,对整堂先家负责, 并对堂营有绝对的管理权以及对先家功德的确认分配权。
而出道堂营,本质上已经属于暗堂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堂营形式也也会在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,因为万事万物都不会亘古不变的。而堂营形式由明转暗,无论从内在本质还是外在形式上,也都会有相应的变化。出道堂营不需报名、不需写堂单就是这种变化的最直接的体现,取而代之的是弟子可以在家请像体;但有的弟子因为某些原因,即便请像体可能也不是很方便,那就可以请一幅山水画代替。所以,不难看出,出道堂营在“变”的过程中,也充分展现出了不拘一格、灵活多样的一面。
出道弟子自带元“申”,而元“申”所代表的决不仅仅是其本身,更代表元“申”身后的家族以及元“申”师门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上方”。前文已经提过,上方有专门掌管出道堂营及先家的部门和主管正“申”。其掌管的内容就包括堂营先家兵马的任务、编制、名单、堂号等;这些信息都会放在布满九宫八卦的宝塔里面,外人是很难进入。只有主管正申、元申以及领堂的皇封上方先才能进去。这就相当于我们普通人有了一个正式的户籍和身份,并录入了相关部门的内部系统。并且在另外一个空间里,是有一个真实的先家堂营存在的,这个堂营类似现在的庙、观的建筑格局。在这个堂营正殿左右墙壁上,有众多金光闪闪的名字,这个才是真正的出道堂营大堂单,也是在上方“挂号册封”过的堂单,先家的名号都在这里呈现。试想一下,先家会更加看重哪种形式的堂单?难道是经弟子报名后挂在弟子家中墙上的那种堂单么?
出道堂营里,包括掌堂大教主在内的所有先家,本质上都是为元“申”及其身后的家族、师门(上方)服务的。出道堂营先家会统一接受来自上方的考道、如破阵、闯关等,一旦完成,不但堂营会升级,先家也会得到晋升;另外,堂营先家也会接受上方的征调、或协助元申完成一些特别任务。但无论是哪种形式,先家都会获得积功累德的机会,而且是经上方认可的功德、绝对的公平。从这个角度去考虑,出道堂营先家也没必要像出马堂营先家那样,以弟子报名后的堂单形式去“按劳”分配功德。
既然称为出道堂营,那么先家修行方式、行事风格等等也必然与道家思想更相符(道家不等于道Jiao,出道之“道”也与道Jiao无关,不能混为一谈)。道堂先家包括弟子更注重的是心性的修为和提升,说话做事也更内敛、低调,包括道堂弟子在立堂营的时候,都不是像出马堂营师傅和弟子那种的唱、敲、跳、抖等等、也不要求报名、写堂单。这与出马堂营的先家和弟子也形成了一个显著的区别。
“出马”与“出道”绝对不是一字之别那么简单。如果我们能将老子五千文的《道德经》理解透彻了,就会对“道”的内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,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道堂先家不用报名、写堂单了。换句话说,只有不断的去参悟“道”的真谛、只有真正站在“道”的角度和高度上去认知万事万物,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,才能不被物迷而其性自现。
出马仙纸质书:
《出马仙-详解民间仙道法》(上下册) 60元包邮 有电子版
《出马仙看香神断合集》(香谱) 50元包邮
《出马出道无师自通》(上下册) 65元包邮 无电子版
《出马出道疏文》 50元包邮
《出马请神送神二神唱词》 等
《出马安天盘排阵破关全集》
《秘传送替身大法详解》
《四海帮兵》唱词
《神符》等等
可以联系:微信 abj511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