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《幸福的情绪》
(美)罗伯特.所罗门(Robert C. Solomon)
我们无法一眼看透幸福
我们应该区分出两种幸福,一种是表面的幸福,或者说是平庸的幸福,另一种是“深层”的幸福,前者当场包含持续而美好的感觉,而后者更多的是由更高的抱负和常有的挫败组成。
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,幸福有一部分确实是依赖于我们那些积极的情绪,但是,要得到幸福,这些情绪并不是必需的,也不是充分的。正如约翰.斯图亚特.穆勒(John Stuart Mill)所说的那样,“宁愿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,也不愿做一只快乐的猪。”备受磨难的艺术家们常常很享受那些我们无法理解的快乐时光,即便癫狂也不例外,但我们并不能说正是因为这样他们的生活才是幸福充实的。
幸福生活的组成元素并非一种简单的喜悦,一次偶然的惊喜,或者一系列美好情绪的堆砌,而是众多更为复杂的情绪。
我们的生活态度越正直、越自觉,我们就越容易感到内疚。
除了需要去理解他人的情绪,我们还应该拥有表达和理解自身情绪的能力。
通过内省,我们一方面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,另一方面也可以拒绝为自己的情绪负责。
所有的情绪都拥有一个目标,那就是维系并强化我们的自尊。
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发雷霆是不理性的,而对一些干系重大的大事毫无愠色也是不理性的。
在爱情中,我对你个人魅力和美德的真心赞美恰恰构成了爱情合理性的核心。
我们的大部分情绪,在大部分的时间内,完全是处于我们的控制之下的。...我们磨炼它们、培养它们,并在很多情况下选择了它们,即便是我们的无意识所为。
情绪的本质就是:对于那些我们体验到或是即将感受到的情绪,我们不能全然自主和不受限制地进行选择。
当思想是思考的产物时,我们当然应该负责。当思想是应邀而来的时候,我们也许应该负责。当思想不请自到的时候,我们无需为此负责。
在任何可能的时候问问自己:“为什么我要这样做,我从中能获得什么?”也许,通过承担责任,你将再不会感到自己是情绪的受害者。
真正的幸福来自完整的情绪。
只要我们能够创造更好的情绪,我们就能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。
轻蔑带有一种优越感。
情绪是作为对自我的反映而存在的。它展现了一个人到底是谁,表明了一个人与其他人的不同。
一旦我们学会了反思自己的情绪,并尝试去调整自己的情绪,我们就获得了有着丰富内涵的“自由意志”。
情绪是一个复合体,其中有体验,有感知觉,有我们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各种方式,有我们自己的身体,有意图,还有对我们情绪的思考和反思。
挺起腰板,面带微笑
我们的情绪包括了我们融入这个世界的感受,或者是以主动的角色融入,或者是以被动的角色融入。
只要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权力感,那我们就会有易怒的倾向。
恶劣的环境教会他们(塔希提人、乌特库人)顺从和耐心。
幸福是一种“超情绪”的情绪
充满激情的生活常常有着下述的特征:偶尔强烈的情绪、积极入世、坚持不懈、宏大但又实际的志向以及包容一切的慈爱。
幸福并不等同于积极融入这个世界并有良好的感受。它还需要我们去反思我们的幸福。
当我们有感恩这种情绪时,我们并不是在感激某人,而是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所处的卑微的位置而感到谦逊。
感恩是一种哲学性的情绪。这种情绪能使我们鸟瞰更广阔的图景,并给我们机会,让我们置身于其中,不管我们每个人有多么渺小。因此,有了感恩之心之后,一个人不仅能慢慢开始欣赏所有事物的美,而且还会专注于我们有限的事业和激情。而这就是精神性(对生活富有思想性的爱),而且也许这就是终极的幸福,他或许还是情绪完整性最完美的一种表达方式。
幸福有时是一杯水,有时是一杯烈酒。
猜你喜欢